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指类固醇类激素以外的一类抗炎药物,具有解热止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应用NSAIDs可能引起肾脏损害,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其肾脏损害有数种方式,包括由于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急性肾衰,引起小管间质肾炎而致直接肾毒性表现,如蛋白尿和高血压综合征等。
病因
NSAIDs包括几类:①水杨酸类 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双氟尼柳;②乙酸类 代表药物为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舒林酸和依托芬那酯;③丙酸类 代表药物为布洛芬、酮基布洛芬、芬步芬、萘普生、奥沙普秦、噁丙嗪等;④昔康类 吡罗昔康、美洛昔康、替诺昔康、罗诺昔康;⑤昔布类 塞来昔布、罗非昔布;⑥吡唑酮类 安乃近、氨基比林、保泰松、羟基布他酮;⑦其他 如尼美舒利。
NSAIDs的抗炎作用机制是抑制合成前列腺素所需要的环氧酶(COX)。COX有两种异构酶,即COX-1和COX-2。COX-1存在于正常组织中,如胃肠、肾脏、血小板等,具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如保持肾血流量;COX-2则主要出现在炎症组织。一旦COX-1被药物抑制,正常生理功能受损,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因此一个较理想的NSAIDS应选择性抑制COX-2,而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
临床表现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引起两种不同类型的急性肾衰竭,即血流动力学调节的肾衰竭和急性间质性肾炎(常伴有肾病综合征),两者与NSAIDs诱导的PG的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临床常有以下几种症状:①急性肾衰竭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年龄>65岁),低血容量或休克,败血症,高血压。②慢性肾损害。③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血压增高。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⑤恶性肿瘤。
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嗜酸性细胞增多,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尿素氮,肌酐的显著升高。
2.尿液检查
尿液分析可正常或无菌性脓尿和(或)轻度的蛋白尿(<1.5g/d),尿嗜酸性细胞增多,个别可有较多蛋白尿,甚至达到肾病综合征范围,大量蛋白尿可能系敏感的淋巴细胞释放,合成淋巴因子激活素,使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而小管损害不明显;尿钠下降。
3.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常同其他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理改变类似,短期用药以小管间质病理改变为主,可有间质水肿和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一般无嗜酸性细胞,急性间质性肾炎伴肾病综合征者肾小球病变常轻微,活检证实为微小病变,也可是膜性肾病,间质主要有T淋巴细胞浸润,局灶性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检查常无特异性,但某些病例在间质可见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C3染色弱阳性,长期用药所致肾病综合征者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显示形态学上类似微小病变型肾小球病变,最突出的组织学改变仍然限于间质及小管。
4.放射学检查
主要是用静脉肾盂造影和CT扫描来诊断或排除非甾体类消炎药肾病,25%~40%的患者可出现部分和全部的肾乳头坏死;其余的大多数患者则表现为肾脏缩小,肾盏变钝,与慢性肾盂肾炎相似,静脉肾盂造影对缺血性肾病诊断有一定的限制性(敏感性低,并对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有潜在的肾毒性)。
5.B超检查
以排除其他引起肾衰竭的原因。
诊断
根据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和静脉肾盂造影及其他检查可确诊。
治疗
1.对症治疗
首先应停止使用该类药物,包括停止局部使用该类药物。
2.糖皮质激素治疗
一旦明确由NSAIDs引起的肾损害,应立即停药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口服,疗程3个月左右。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证实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获益。然而,在停用NSAIDs后肾衰竭持续1~2周的患者应考虑一个疗程的泼尼松(强的松)治疗。NSAIDs引起微小病变和肾病综合征,使用皮质激素可否缓解病情目前还不清楚,但有非对照研究证实激素治疗有效。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口服,多数患者在停药后尿蛋白很快减少;但也有报道认为ACEI类同NSAIDs联合使用,会加重NSAIDs的肾毒性。理由是NSAIDs抑制了前列腺素的扩血管效应,导致肾小球入、出球小动脉收缩,使用ACEI后,出球小动脉的收缩效应被抑制使肾小球滤过率(GFR)进一步下降。
4.血透或腹透
如出现肾功能不全应进行替代治疗如血透或腹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