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指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腹痛、发热或透析液混浊等腹膜炎表现的并发症。此为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腹膜透析失败的常见原因。腹膜炎大致可分为细菌性腹膜炎、真菌性腹膜炎、硬化性腹膜炎、化学性腹膜炎等。细菌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

病因

1.最主要的病因是污染,常发生于腹透液交换时。

2.外口感染可导致隧道炎和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

3.机体抵抗力下降。

4.便秘、灌肠等均可诱发肠源性腹膜炎。

5.菌血症、牙科操作、结肠镜检查、腹透导管钛接头处脱落或该处导管破裂等也可引起。

临床表现

1.症状

主要表现为腹透液混浊、腹痛。腹透液混浊是最常见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腹痛多为急性发作,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少数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寒战等。

2.体征

最常见的体征是压痛和反跳痛,部分患者有局部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腹透液常规检查:大多数情况下,引流液外观混浊,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增加,白细胞计数>100x106/L,并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占50%以上。

(2)腹透液涂片:取透析液50~100ml离心,取沉渣做革兰染色。可显示酵母菌的存在,由此开始快速的抗真菌治疗,及时拔管。

(3)腹透液细菌培养:当出现可疑的腹膜炎症状时,应立即做腹水培养和药敏试验,正确的培养方法对确定病原菌极其重要。

2.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行X线检查、B超检查或CT检查,有助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

诊断

1.腹膜透析患者出现透析液混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

2.透析液培养发现病原体。

3.透析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0x106/L,并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占50%以上。

以上3条中符合2条即可确诊。在临床工作中一旦发现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腹透液的混浊,应高度疑诊腹膜炎,但是要注意鉴别非感染性因素所致的腹透液混浊的情况。

治疗

1.初始治疗

(1)应尽快找到导致发生腹膜炎的病因,详细了解是否有排便习惯改变,有无腹膜炎或管道相关感染史等。

(2)一旦出现引流液混浊,应立即给予广谱强效抗生素治疗,对引流液混浊的患者,在腹透液中加入肝素,有助于防止纤维蛋白阻塞管路。经验性抗生素必须覆盖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万古霉素或头孢菌素可能覆盖革兰阳性菌,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苷用于革兰阴性菌。在腹膜炎治疗,腹腔应用抗生素优于静脉给药,间断和持续给药效果相同,间歇给药的换液留置时间必须在6小时以上。在腹膜透析早期,轻微腹膜炎如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口服头孢菌素治疗有效,但不适用于严重的腹膜炎。持续腹腔灌洗通常用于感染性休克和腹膜透析引流液严重混浊的患者。

2.后续治疗

一旦得到培养结果和药敏,抗生素治疗应适当调整为窄谱。初次治疗48小时内,大多数患者会有很大的临床改善,抗生素使用疗程14~21天。应每天观察引流液是否变为清亮。如果48小时后没有改善,应做细胞计数检查和再次细菌培养。实验室可用抗生素清除技术处理引流液,尽量得到最佳培养结果。真菌性腹膜炎患者常需立即拔管,继续抗真菌治疗至少10天,建议1~2个月后可考虑重新置管。难治性腹膜炎患者也需尽快拔管,全身使用抗生素继续控制感染,必要时借助血液透析维持透析治疗,否则将导致腹膜功能衰竭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复发性腹膜炎患者若腹水白细胞计数6/L,可拔管并在原位重置新管,这可使许多患者避免转为血液透析。

预防

1.加强监控和培训

仔细监控透析中心所有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可能致病原因及培养结果,并调查腹膜炎复发的频率。进行病因分析,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以防再次发生腹膜炎。

2.腹膜透析方式

在导管植入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并在手术时避免形成损伤和血肿。导管植入到伤口完全愈合,需要保持出口清洁干燥。导管保持固定,避免牵拉和损伤出口处,以免造成感染。

3.肠源性感染的预防

透析患者保持肠道运动的规律,避免便秘。

4.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所有腹部或盆腔操作等之间排空腹透液,并预防使用抗生素。

5.真菌性腹膜炎的预防

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率较高的中心可口服氟康唑或制霉菌素来预防真菌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