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

棘球蚴病是我国西北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大多数病例是细粒棘球绦虫的蚴体侵入人体所致,在肝、肺等脏器中形成囊肿,并造成各种并发症,也称包虫病。肺棘球蚴病约占棘球蚴病的10%~15%,多为单发性棘球蚴囊肿,右肺比左肺、下叶比上叶多见。

病因

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犬小肠内,卵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草场等。人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即在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钩蚴。六钩蚴穿破肠黏膜潜入毛细血管,顺门静脉进入肝脏发育为包虫。若六钩蚴通过肝窦,可随血流到达肺部并发育成包虫,故肝与肺包虫病发病率较高。若仍有少数六钩蚴通过肺静脉,可随体循环达全身,各脏器组织均可发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包虫病的发病率在流行区约占全身包虫病的2%~5%。肾、膀胱、精索、睾丸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有包虫病流行区的居住和生活史,尤其与犬、羊有过密切接触史。

1.肾包虫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肾区肿块、腰痛、血尿及脓尿。常为单侧肾内单个发生,且多发生于肾下极。可与肝、肺包虫病相伴发。当包囊破入肾盏、肾盂时,粉皮样含子囊及内层碎屑进入尿液,可出现急性肾绞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继发感染后可表现发热、腰痛加剧,血尿及脓尿。包囊破裂进入腹腔可发生严重的腹膜炎。

2.膀胱包虫则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急、尿混浊并排出粉皮样含子囊及内层碎屑的尿液。

3.精索或睾丸包虫病患者,局部可出现球形肿块,透光试验阳性,如同鞘膜积液。包虫囊肿的典型体征是触诊时表面光滑,触之硬韧且有弹性,叩之有颤感。肾包虫在上腹部或腰部可扪及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界限清楚的无痛性肿块。

检查

1.血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多。

2.尿液检查

包虫破入泌尿道时,尿中可见有白色粉皮样碎片,查及原头节或头钩。

3.血清学检查

如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有助于诊断。

4.卡索尼皮内试验

方法是将特殊处理过的囊液0.1~0.2ml作前臂皮内注射,观察皮肤的红肿及硬结反应,其阳性率可高达90%左右。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假阳性反应少。

5.B超

B超显示类圆形无回声反射的液性暗区及边界清楚的粗糙囊壁,较大的包虫并可见“双壁征”,系外囊与内囊(包虫)界面间隙的征象,包虫后壁呈明显增强效应。含子囊的包虫可见花瓣状分隔或蜂窝形光带。

6.X线

KUB平片可见肾影增大,有凸出肾缘的肿块轮廓。有时可见肿块边缘线状钙化阴影。排泄性及逆行尿路造影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肾盏漏斗部变细、拉长。当包囊破入肾盏,则造影剂溢入囊内显示肾盂及球形包囊,囊内的众多子囊,呈葡萄样充盈缺损,造影剂沿子囊间隙流注而呈落雨样征象。同时可见患肾积水、显影不良或不显影。

7.CT

示肾脏多发性囊性改变,囊壁厚,边缘清楚,可有“囊中囊”征。有时可见特有的蜂窝状分隔影像,有助于诊断。若子囊过多,相互挤压,包容在母囊之中,CT显示车轮形或蜂窝状的排列分隔,为肾包虫病的特有影像。膀胱CT示膀胱壁有边界清晰的囊性占位,密度均匀,含子囊时,呈“囊中囊”征。

诊断

本病的诊断需依据接触史、临床表现与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以及影像学结果明确。

治疗

1.药物治疗

曾采用甲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等化学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已取得杀灭原头节及损坏包虫囊生发层的作用,但尚未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故可作为手术前后预防移植复发的用途,及无法手术根治的弥漫性多发包虫病的控制治疗。

2.手术摘除

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在脏器尚未萎缩时可施半肾切除,或完整内囊摘除,而避免全肾切除,以保留有功能的脏器组织。手术原则是摘除包虫,防止囊液外溢污染腹腔,缩小外囊空腔,预防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