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囊肾
小儿多囊肾(PK)是在肾脏皮质和髓质出现无数内含尿样液体的囊肿,呈弥散分布。此病有两种遗传形式,一是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多在成人期才出现症状,但也可在新生儿就出现症状,过去一直称此型为成人PK;另一型为常染色隐性遗传型,过去称之为婴儿型PK即出生就表现症状,甚至在新生儿期丧生。但近年发现此型也可见于成人,前一型多见,约为后一型的12~24倍。
病因
多囊肾的病因是基因缺失。其中成年型多囊肾常是由于16号染色体的基因缺失,个别是由于4号染色体的基因缺失,是外显率为100%的显性遗传,因此单亲的染色体缺失将使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遗传该疾病。婴儿型多囊肾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双方均有该病的基因改变才能使其子女发病,发病概率为25%。
肾囊肿衍生于肾脏的上皮结构,原发于肾小管和包氏囊,所有的肾囊肿都有某些常见的结构成分,膨胀的囊肿内含肾小球的滤液。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PK
95%以上的典型患者是由第16对染色体短臂上的异常基因引起,加上感染和中毒作用于小管,激发囊肿基因改变了小管细胞代谢,直接造成上皮细胞坏死,造成梗阻亦促进细胞增生致囊肿形成。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PK
是由DNA突变引起,但缺陷的等位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尚不清楚,患儿的父母并不患病,但都携带这种病的基因才能使其子女发病,此病罕见。
临床表现
50岁前有症状的,存活时间较长,常有家族史,症状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与囊肿有关,另一方面与肾功能受损有关。与囊肿有关的症状为不适,腰痛,腰部肿物,血尿,急性感染,以及当血尿或并发结石通过输尿管时可发生绞痛。病变进展时,肾组织受压,肾功能受损则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终出现尿毒症,肾衰竭出现前,常有尿浓缩能力降低,70%以上患者有高血压,体检可触及双肾肿大,表面呈结节状。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PK
可有数十年无症状,直到囊肿较大时才出现症状。早期症状和体征包括腰背痛腹部包块、肉眼血尿、尿路感染和高血压。肾结石比普通人群常见,罕见继发于破裂的动脉瘤的颅内出血,肿大的肝脏常见,约半数患者肾功能不全。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PK
明显肿大的肾脏伴有肺发育不良Potter特殊面容和肾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新生儿。在年长儿,出现高血压、水肿、尿路感染和门脉高压是危重的信号。
检查
除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比重低外,尿常规检查常无异常发现。当有血尿及感染时,则尿内有红、白细胞,末梢血白细胞数增高。肾功能受损时,肌酐增高;出现尿毒症时,电解质紊乱,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等。超声、静脉尿路造影及CT检查是主要的确诊手段。肾外形增大,轮廓不规则,肾盂肾盏因被囊肿挤压而变形,肾盏可延长,弯曲呈蜘蛛腿样或呈新月状。X影像与肾肿瘤相似,但本症病变广泛且为双侧性,上述X线表现罕见于10岁前,但B型超声波检查可较早期检出囊肿,逆行肾盂造影有导致感染的危险,而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则有出血的可能。约1/3病例合并肝囊肿,但不引起肝功能障碍,其他器官如膀胱、附睾、肺、卵巢、睾丸、胰、脾、甲状腺及子宫也可有囊肿,6%患者有脑血管意外。
诊断
临床表现和家族史常能提示本病,超声波或CT检查可证实诊断对于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家族史的患者,可行脑血管MRI检查。超声波可用于本病的筛查。尚未确立能较好用于临床和围产诊断的基因缺失筛查方法。
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治疗方法,控制血压和感染能有效延缓肾衰竭的进展。对症和支持治疗措施如下:
1.抗高血压药物
控制高血压等。
2.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并发的急性肾盂肾炎,控制尿路感染,少数出于预防的目的。
3.治疗囊内出血
抑肽酶静脉或囊内注射对多囊肾囊内出血最有效。在没有抑肽酶的情况下,可使用巴曲酶静脉或肌内注射,以及应用作用于血管壁的止血药物也有效。
4.手术
对肾周脓肿、蛛网膜下腔动脉瘤出血或巨大肾脏可考虑。
5.肾替代疗法
针对肾功能不全进行治疗,必要时透析和肾移植。目前在国际上,现代透析技术的充分性和个体化已使多囊肾患者的预后相当良好。
6.囊肿穿刺
最初比较普遍地使用囊肿穿刺治疗本病,以图延缓肾衰竭的进展,但疗效未肯定,后来基本未采用,其对肾功能进展的远期延缓作用未知。
并发症
常并发急性感染、结石,重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并发高血压、贫血,最终出现尿毒症。
预防
遗传咨询有助于预防发生多囊肾,近年由于遗传病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在16号染色体短臂上有血红蛋白α-链基因及磷酸羟乙醇磷酸酶的基因,经阴道吸取绒毛膜的绒毛标本通过特殊的DNA探针进行DNA分析,对成人型多囊肾可正确做出产前诊断,从而可考虑及早终止妊娠,过去早期诊断主要靠超声波检查,但在胎儿肾囊肿出现以前,超声波检查也无能为力,现在采用DNA探针,不但在产前可检出成人型多囊肾,且于出生后或对成人也能将成人型多囊肾与其他肾囊性病相鉴别。